2014年4月24日19:30至21:00,院学生会学习部邀请本院文革老师在茶话室与同学们交流《人的本性与命运》(R·尼布尔著)读书心得,旨在激发同学们读书兴趣,开阔视野。

本次读书交流会,由研究科三年级池建清弟兄主持。在池弟兄对R·尼布尔作了简单介绍之后,文革老师详细归纳了《人的本性与命运》一书的作者对于“人性观”发展的认识,从古典主义人性观、犹太人对“人性”的看法,到基督教整全的救恩观,指出基督教理解“人”的前提:神人关系。同时也指出现代人对这种观念的反抗:文艺复兴对“人”的强调、唯物主义对上帝存在的忽视,最后提出人需要在因自由意志而有的超越性与受造的有限性中找到动态的平衡。
同学们也分享了自己的读书心得。有同学提出在中国的处境下,该从罪的哪一方面切入让人认识到自己的罪?文革老师给出的答案是:在乐感文化盛行的中国,从罪的经验切入会更有说服力。最后,文革老师提出了“成长”观念,堕落的人需要在成长中逐渐走向完全。

通过此次读书交流会,同学们对现代人性观的发展脉络有了更全面与深入的了解,也对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性”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可以站在更宽广的社会视角来看待“人性”,引发对现实的思考。(学生会 翟超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