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 “先驱心声”:赵紫宸的神学遗产
赵紫宸是二十世纪颇负盛名的中国基督教神学家、宗教哲学家、文学家和宗教教育家。赵紫宸从东吴大学毕业后去美国梵德比尔大学攻读神学和社会学,1917年归国后,回母校东吴大学任教。1926年,受司徒雷登之邀去燕京大学,后长期担任燕京大学宗教学院院长。1952年院系调整后,燕大宗教学院并入新成立的燕京协和神学院(1953),赵紫宸被聘为研究教授。1962年,“燕京”和“金陵”合并,赵紫宸被聘为合并后的金陵协和神学院的名誉教授,但他并没有到职。
赵紫宸也是一位有着极高国际声誉的中国神学家。他参加了1928年的耶路撒冷国际宣教会议、1938年的印度马德拉斯国际宣教会议、以及1948年在荷兰阿姆斯特丹召开的世界基督教联合会(WCC)成立大会,并在是次大会上被选为世界基督教联合会的六位主席之一,代表东亚教会。他的国际影响由此可见一斑。
自从上世纪60、70年代以来,海内外对赵紫宸的研究方兴未艾。赵紫宸的神学思想既是可以贡献于普世教会的遗产,也是中国教会难能可贵的神学遗产,对今天中国神学的构建有着重要的意义,正如陈泽民老院长所说:“我们可以把大半生服务和奋斗的赵先生看为今天中国教会改革创新、建立中国神学的先驱,他留下来的丰富思想遗产正是他作为先驱的心声,值得我们认真学习。”(陈泽民,“《赵紫宸文集》代序”)
讲员:陈永涛副教授
主持:刘美纯副教授
时间:2014年11月21日(星期五)18:15-20:00
地点:图书馆博雅斋
推荐阅读:
《赵紫宸文集》,燕京研究院编,北京:商务印书馆。
Yongtao Chen, Chinese Christ: The Christianity of T.Chao, Faculty of Theology, University of Helsinki, June 2014.
讲员介绍:
陈永涛副教授,1992年在本院研究科毕业后留校任教,后在美国旧金山神学院和芬兰赫尔辛基大学分别获得得神学研究文学硕士和神学博士学位。陈教授在系统神学和中国近现代基督教历史,特别是二十世纪中国基督教思想史、神学与文化以及神学的本色化和处境化等方面有一定的研究。
图书馆
2014年11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