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十八期博雅读书会于2016年9月30日晚18:30至20:30分在图书馆四楼博雅斋举办。美国心理学会(AAMFT)会员、环球医生南京诊所临床医生冯淑仙老师应邀以“希望就在转角处”为题,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就个案进行评析、解答问题,告诉我们受伤的小孩如何在转角处找到希望。
2013年,冯老师曾带着她的《心理医生笔记》与我们分享: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个脆弱的小孩,心里的小孩易受伤。这次冯老师带着新著《希望就在转角处》,与我们分享了书中的几个故事:
第一个是关于小天使的故事。冯老师向我们讲述了她探访鲁甸地震灾区的一个基督徒家庭的故事,受助者是这个家庭的母亲,这位母亲因着失去了自己的大女儿而痛苦不已。冯老师通过访谈,让受助者知道她有什么,而不要盯着失去的东西。在这个故事中,冯老师告诉我们,这里主要用的是叙事疗法,即让受助者自己去讲述关于她自己的故事,并且引导她从困境中走出来。

第二个故事是关于人祸——一场意外。这个故事的受助者也是一位母亲。因着一场车祸,年轻的大儿子突然离世,这个打击使得这位母亲精神失常。与这位母亲一起走进治疗室的还有她的丈夫、女儿和小儿子,通过访谈,冯老师清楚地知道了故事的脉络。冯老师试图让这位母亲从悔恨中走出来,让她回到现实的生活中,看重身边的人。意外是在所难免的,冯老师鼓励他们一家人一起面对。在这里,冯老师强调,让受助者与离世的亲人道别是非常重要的。

第三个是关于查经班阿姨的故事。故事中的受助者是冯老师所带的一个查经班的阿姨,她因着之前犯故意伤人罪受过刑,信主之后一直质疑自己能否得到上帝的赦免。冯老师通过辅导,让受助者明白她已经在肉体上受到了应有的惩罚,得到了社会的原谅,上帝也同样原谅她了。在这一个案中,冯老师主要用的是叙事疗法与圣经辅导相结合的诊疗方法。

每当冯老师分享完一个个案后,同学们都踊跃提问。冯老师就同学们提出的关于情景重现会不会让受助者再一次受到刺激、叙事疗法是否具有普遍的适用性、如何在实际生活中以积极的心态面去对意外、传道人如何进行自我辅导以及关于失独家庭的辅导等问题作出了深入浅出的解答,使同学们受益匪浅。


(图书馆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