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 题:全球化时代的人类学——对乡村与传统的再思考
内容提要:人是什么?人的来处和归处是什么?人的使命又是什么?这些不仅是宗教与神学要回答的问题,也是人类学所探讨的问题。人类学是社会人文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自从19世纪下半叶诞生以来,人类学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问题和研究方法。人类寻求对自身由来与存在的解释,不仅是人类学形成的动力,也是人类学孜孜以求的问题。但在具体的学科实践中,人类学又有许多具体而微的问题。这些问题无不与解释社会文化的变迁过程和人类自身的存在与发展过程息息相关。
全球化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流动性成为了这一过程的主体。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思考乡村与传统?本讲座将从定义全球化切入,揭示全球化所带来的后果,并就全球化时代从事人类学所应具备的概念进行讨论。同时,也对如何在全球化背景下思考乡村,研究乡村进行探讨。

讲 员:范可 教授
讲座时间:2018年3月16日(星期五)18:20-20:20
讲座地点:图书馆四楼博雅斋
讲员介绍:范可,现任南京大学社会学院教授、人类学研究所所长;南京大学-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中美文化研究中心教授,本科毕业于厦门大学考古专业,在美国华盛顿大学(University of Washington)人类学系分别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他还是中国人类学学会副会长、国家社会基金规划专家、中国侨联特聘专家,以及多家中英文学术刊物的编委。主要学术兴趣在于认同政治、全球化与社会文化变迁、政治人类学、族群性与民族主义,以及闽南回民的穆斯林历史与认同等。出版物有《他我之间——人类学语境里的”异“与”同“》、《在野的全球化——流动、信任与认同》、《漂泊者的返乡之旅》、《文化、认同与地方历史》、《理解族别——比较的视野》、《”俗“与”圣“的文化实践》,以及中英文论文近百篇。(院图书馆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