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4日晚18点20分,第六十二期博雅读书会在博雅斋如期举行。本期读书会的主讲嘉宾是上海社会科学院宗教研究所研究员黄海波博士,他分享的主题是:“宗教道德在现代社会的处境及其可能的实现路径——从道德社会学出发的思考”。本期读书会由我院林培泉老师主持。

黄博士从三方面讨论了宗教道德在现代社会的处境及其可能的实现路径。首先,黄博士讨论了当前宗教社会学研究的现状。中国宗教社会学已进入了理论反思和密切结合中国现实进行理论创新的阶段。黄博士指出:宗教应切实重视与当下中国社会的关系问题,要做到更清晰、更客观地认识中国的宗教信仰状况,促进宗教和谐,发挥宗教信仰以及宗教界人士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在带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然后,黄博士谈到了道德社会学。“道德”在20 世纪中期帕森斯的功能主义大行其道后迅速在社会学中被边缘化,直到最近十余年才重新获得社会学的关注。与伦理学研究道德产生和发展的规律、从宏观的更为抽象的层面研究道德不同,道德社会学从微观的视角和更具体的关系入手,分析道德与社会的相互作用,着重考察道德与社会及其各个领域的关系。

最后,黄博士从道德社会学的视角思考宗教道德在当代社会的处境:宗教作为人类社会中最为复杂的活动之一,在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宏伟事业中应当处在什么样的位置?黄博士指出,我们不能仅看宗教提出了多少无懈可击的崇高的道德理念,而是要努力推动宗教中的道德规范与宗教以外的社会道德规范的融合。我们需要意识到,就宗教而言,更需要一种开放、包容的态度,寻找道德规范的切合点。

本次讲座充实、丰富、有深度。黄博士出的一些问题引发了同学们的深思。最后,黄博士特意留出宝贵的时间与同学们互动交流,大家踊跃地提问发言。此次讲座不仅拓宽了同学们的视野,也让大家深受启发。

(院图书馆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