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9月19日晚7点30分,第67期博雅读书会在本院图书馆4楼博雅斋举行。本次读书会所邀讲员是北京大学哲学博士,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伊斯兰教研究室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导师的李林教授。李教授以“伊斯兰教中国化之道”为题与同学们作了精彩的分享,我院陈永涛老师为本次博雅读书会主持。
讲座开始时,李教授用幽默生动的开场白向同学们讲述了比较宗教学与宗教学之间的关系,他指出比较宗教学是随着地理大发现产生的,最早是将其他宗教信仰与基督教进行比较,宗教学包含比较宗教学,比较宗教学又包含比较宗教神学,理清这个思路后,李教授进而引入伊斯兰教中国化之道的主题。

李教授指出必须站在三个高度看待宗教坚持中国化方向,即政治的高度——道路,历史的高度——进路,理论的高度——思路。在实践中国化的过程中,则需要把握一个根本与两个方向,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与时俱进。

在我国三大外来宗教中,佛教已成功实现中国化,而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尚未脱离外来宗教的色彩。近几年,中国政界、学界、教界提倡宗教中国化,并确定了政界引导、学界相助、教界为主的中国化进程的思路。伊斯兰教据可考资料来看于公元7世纪就传入中国,却始终没有进入中国的主流社会,长期存在于回族群众中,但伊斯兰教中国化的探索与实践却一直在进行,李教授将伊斯兰教中国化的过程归结为“五路”,即爱国爱教——政治认同的中国化、侨民国民——社会身份的中国化、经学系传——教职人员的中国化、汉文译著——思想文化的中国化、由俗而礼——宗教制度的中国化。李教授就这五路进行生动详细的说明解释,并从比较的角度,尝试揭示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三大世界宗教在中国化的过程中面临哪些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各大宗教在解决这些问题时采取了哪些办法,而这些办法又有哪些得失利弊。李教授的精彩分享令同学们大开眼界,对伊斯兰教及其中国化的过程有了初步的认识,更激发同学们积极思考如何更好地实践基督教中国化。

讲座结束后,同学们饶有兴致的就各自所关心的问题向李教授发问,李教授对同学们的问题一一予以认真回答,互动环节风趣活泼,李教授更是对神学院的同学们所表现出来的礼貌、包容和好学精神给予了积极肯定。
本次博雅读书会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图书馆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