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透过电影看人生:苦难与盼望—从《一九四二》到《悲惨世界》
苦难有意义吗?意义在哪里?为什么中国人如此多灾多难?中国人与外国人对苦难的态度有何不同?鲁迅先生对国民性思考的起点在哪里?苦难的出路又在哪里?电影《一九四二》的价值何在?为什么冯小刚要花19年时间来拍摄它?让我们一同回味一同思考!
讲员:石衡潭博士
主持:刘美纯老师
时间:2014年4月2日周三19:30-21:00
地点:图书馆四楼博雅斋
推荐阅读:石衡潭著:《光影中的信望爱》,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3年。
讲员介绍:石衡潭博士,北京大学哲学博士,香港第三十届汤清基督教文艺奖得主。现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从事基督教研究,副研究员。专业论文、译著、专著共计三百余万字。主要著作:《电影之于人生》、《电影之于人生二集》、《东风破——论语之另类解读》、《自由与创造:别尔嘉耶夫宗教哲学导论》、《光影中的信望爱》、《论语遇上圣经》等;译著:《城邦:从古希腊到当代》、《自由精神哲学》等。石博士所作的“透过电影看人生”与“《论语》《圣经》对读”系列讲座在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建道神学院和中国油画院等海内外著名学府和单位举行了三百多场。受到《中国教育报》、中国国际电台、山东电视台、《天风》杂志等主流媒体大力报道。 (图书馆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