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题:清末民国时期基督教传教士在中国的汉语学习
讲座内容提要:清末民国时期来华学习汉语的外国人传教士是主体,他们主要为了方便传教而研究汉语、翻译圣经、创制拼音、编写教材,有些人甚至因此而成为当时著名的汉学家,促进了汉语言文化的国际传播。他们当时学习汉语的很多做法、留下来的众多文献都成为清末民国汉语国际传播历史研究的重要资料,给予我们当今的的汉语国际传播很多有益的借鉴。
本次讲座主要介绍传教士丁韪良和戴德生在中国的传教及汉语学习的情况,特别关注他们为传教而学习汉语的努力。有趣的是,由于他们传教的指导思想不一样,他们汉语学习的情况因此也不相同。以戴德生为代表的基要派重点学习现代汉语的日常口语,为的是方便直接布道,通过运用汉语的听说技能,实现向中国的广大下层百姓传教的目的。而以丁韪良为代表的自由派则重点学习古代汉语书面语,因为该派的传教士不太重视直接布道,而重视文字事工。通过运用汉语的读写技能,利用孔子加耶稣的传教策略,传播传教的书面材料,广泛接触中国的知识阶层和官员,实现自上而下传教的目的。
讲员:于锦恩教授
时间:2016年5月27日18:20-20:20
地点:图书馆四楼博雅斋
讲员介绍:于锦恩,汉语言文字学博士,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语言文化学院教授。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理事、世界汉语教学史学会理事。主要研究方向:语言规划和汉语国际传播。2004年至今在国内外期刊发表有相当影响的论文数十篇及出版专著一部(中华书局)。2011年获得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欢迎有兴趣的老师和同学准时参加!(图书馆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