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11月24日,我院图书馆在博雅斋举办了第五十期博雅读书会活动,本期读书会特别邀请到中国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北京大学哲学博士石衡潭教授作了“基督教与中国文化的未来”的专题讲座。讲座由刘美纯老师主持。

石衡潭教授首先以“什么是中国文化?”引发同学们的思考,提出了人们通常在认识中国文化上所产生的误区,并将中国文化与希腊文化、希伯来文化进行了对比。石衡潭教授指出中国文化是“感通的文化”,并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东西,而是丰富多彩的。敬天和畏天是伦理的基础,若要认识中国文化就要从源头开始。
接下来石衡潭教授讲了基督教与中国文化在历史中的相遇。通过《论语》和圣经对读、明清天主教儒士所留的诗词,以及章回体小说《儒交信》的解读等等,使同学们认识到基督徒自古以来就对基督教与中国文化相适应有着不断的尝试和努力,并留下了许多重要文献和宝贵经验。
之后,石衡潭教授谈了基督教与中国文化的现状并对未来的展望。
石衡潭教授希望通过基督教与中国文化互相理解和沟通,达到相互学习和借鉴的目的,共同促进中国人精神生活的提高和社会的进步。
最后,当石衡潭教授分享完后,同学们对基督教与中国文化积极思考,提出了很多有深度的问题。石衡潭教授耐心的讲解,使同学们受益匪浅。

(图书馆供稿)